hêbêstan = }%青/.春;"的+\國|~度:<

14 February 2007

波斯之旅 - 設拉子.二


冬日下的 Bagh-e Eram,很多花草樹木都枯謝了。相信到春夏的時候,景色會截然不同


Arg-e Karim Khani,是十六世紀時由當時的皇帝 Karim Khani 興建的城堡,後來成日囚禁犯人的地方

設拉子位於伊朗南部,所以當地的氣溫相比伊斯法罕和暖,晚上在酒店睡覺也要關了暖氣,打開窗子,才不會覺得太局促。


離遠望見 Mausoleum of Shah-e Cheragh


Mausoleum of Shah-e Cheragh 內,是七世紀當時的伊瑪目 Reza 的兄弟所埋葬的地方


就是在這些橫街窄巷內,碰上一位捧著麵包的伊朗人。打過招呼後,他回頭示意,請我食他手上的麵包

清早醒來,看見室外天色陰暗,還以為時候尚早,日光未照到窗外而已。吃過早餐,離開酒店的大門時,才發現行人路上都濕透了。原來昨晚下過一場雨,也是我來到伊朗後天氣最差的一日。這樣也好,雨天也有雨天的特色。



清真寺 Nasir-ol-Molk Mosque 的漂亮圓頂

今天的行程先到植物公園 Bagh-e Eram,然後再回市中心參觀舊城堡 Arg-e Karim Khani,以及附近的清真寺,下午再到詩人 Hafez 的墓園。由酒店到 Bagh-e Eram 的路途稍遠,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所以我在酒店門口截了一輛的士前往目的地。這時候又要介紹一下伊朗城市裡面的公共交通工具。在一般的大城市內,伊朗人都是倚賴巴士和的士這兩種工具來前往目的地。伊朗的巴士全都是單層,而男同女乘客均不可坐在一起。所有男乘客佔據著巴士的前半卡,而後半的車廂就讓女性乘坐。因此,若果你與另一半到伊朗旅遊時,而又有機會乘住當地的市內巴士,就要先記得跟對方講好在那裡下車,否則就會很麻煩了。



在巴剎 Bazar-e Vakil 內觀看伊朗人的生活


波斯地毯店


色彩繽紛的香料店

除了巴士之外,的士是另一種伊朗人常用的交通工具,不過乘坐的方法有點似香港的「泥鯭的」。香港的「泥鯭的」是不合法的,不過在伊朗卻是另一回事。至於乘坐方法,就是當你要到某地方的時候,你便要在路邊探頭望望,表示你正想乘搭的士,而馬路上的的士便會駛過來。這些的士可以是空車,也可以是已坐了三、四人。司機將車子駛到身邊時,路邊的乘客便要大聲向的士那邊呼喚出目的地的名字,如「Bagh-e Eram」,或者「Eram Hotel」。當司機聽過後,他會因應車上乘客前往的地方而立即做出判斷,若果順路的話,乘客就可以跳上的士,跟車上其他不認識的乘客齊齊坐;否則,的士就會絕塵而去,不過很快又會有另一輛「泥鯭的」趕來。這種乘搭方法,相比獨自霸佔一車的分別,就是價錢便宜了不少。就如我由酒店到 Bagh-e Eram,我只需付二千 Rial(約港幣兩元)予那位「泥鯭司機」。相反,當我由 Bagh-e Eram 回到市中心,就得花上一萬 Rial(大概八元港幣)。不過有幾個要點需要留意,第一就是最好先跟司機講好價錢,因為作為遊客,對方很多時都會開天殺價,所以一定要講價,以及如果可以的話就要事先講好價錢;第二點,有時當你在路邊等候的士時,有些沒有搭客的的士會駛過來,他們見到你是外地人,便會假切你選擇獨佔一車,當然收費又貴一點,所以若果你想玩得便宜,便要向司機說:「Nah Dar Baste」,即是你不要包車;第三,先前講過巴士要男女分隔,那「泥鯭的」呢?很奇怪,在的士內又不用分性別而坐,所以我得以近距離接觸到漂亮的伊朗女性。




另一所清真寺 Regent's Mosque,剛好正在維修

每次旅遊時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個與當地人接觸的最住機會。在伊朗乘搭「泥鯭的」,你既可以向司機練一練自己的波斯語,也可以跟鄰座乘客閒聊。他們最想知道的是我來自那兒,而當他們知道我是香港人後,大部份人的反應是:「Bruce Lee」,次之便是「Jackie Chan」,所以東亞病夫真的不可小覷。除此之外,另一個常用的話題就是足球了。我曾經在不同地方,如茶館、機場候機室、的士和快餐店內以這個題目來跟不同人打開話匣子,即使對方不懂英語,只要我講出部份著名的伊朗球員的名字,如夏舒文、馬達維基亞、阿里戴伊和卡里米,再舉起手指公,都會令他們很歡喜。



午飯在 Hammam-e Vakil,前身是古老的浴堂


點了一客沙律、Bakhtiyari kebab、Dizi 作為我的午餐


這一道菜名叫 Dizi,是舊時阿塞拜彊的窮人才吃的東西


Dizi 的食法:先將面層的汁倒出來,然後用一個類似中藥店常用的樁來擠壓內裡的湯渣,便可撿來食。湯渣的材料包括薯仔、番茄、雞豆和羊肉


不要被它的色水欺騙,以為會是辛辣的,其實有點似罐頭字母湯

這一日的天氣不穩,間中還落下微雨。設拉子,以至伊斯法罕及德黑蘭的市容,有點似八十年代還未開放的中國大陸。路上時有垃圾,衛生情況卻不算太惡劣。部份行人路並不似香港般鋪好石屎,而是沙泥遍地,再混和雨水後,變成滿地泥濘。伊朗最令人頭痛的是城市內的交通,馬路上的車輛極多,經常塞車,尤以德黑蘭為甚,而行人過路設施卻極之不足,既沒有行人天橋或隧道,就連行人過路燈也難逢一會,所以到伊朗後要先學識的並不是波斯語,而是如何過一條六線的大馬路。



你看得明白這車牌號碼嗎?

根據旅遊書所述,設拉子是詩人之都,幾位著名詩人的故鄉。於十一、二世紀,先後有 Sa'di 和 Hafez 兩位詩人誕生,而他們死後亦在設拉子設立自己的墓園。我到訪了較近市中心的 Aramgah-e Hafez,即是 Hafez 的墓園。這個墓園有如一個公園,四周種滿不同植物,而園中有一座八角型的亭閣,內裡擺放著以大理石製成的墳墓,墓石刻了以他的詩作,而後園還有一個茶館。整個墓園的氣氛幽雅寧靜,雖然我不懂得欣賞 Hafez 所作的詩,不過只要隨便坐在園子的一角,看看當地人在唸詩或者遊逛,又或是在茶館裡喝茶抽水煙,感受一下伊朗人的生活節奏,已經可以花上兩小時了。



Armagah-e Hafez 內的八角型涼亭


又是嘆茶的時候

入黑後,我便包了一輛的士,走到老遠的山邊,試試由遊牧民族經營的帳篷餐廳 Yord Restaurant 吃飯。伊斯蘭的一周,以星期五為周末,所以星期四晚就如香港的星期六晚般,伊朗人會盡情玩得晚一點。當我去到該餐廳時,或者時候尚早,未有其他顧客,所以我先點了一壺茶和水煙,趟在鋪了地毯的大椅子上。後來人逐漸多了,剛巧有一對紐西蘭夫婦看見我孤家寡人,邀請我跟他們坐在一起,又互相分享旅程的點滴。Mr and Mrs Leach 約五十多歲,他們整個旅程約花二十天,除了到伊朗外,還會到鄰近的敘利亞和黎巴嫩,真令人羨慕不已。



本想在戲院外拍張照片留念,卻突然殺出了這位青年人「博上鏡」

過了一會,帳篷內的人又多了,其中部份人似乎是來自一個家族,若有二、三十人。他們圍在一起,一邊聽著樂手在演奏波斯音樂,一邊在享用晚餐,更有妙齡少女跳起舞來,婀娜多姿。盡興後,我們返回酒店,準備明天到設拉子附近的古蹟遺址波斯波里斯(Persepolis)。



在 Yord Restaurant 吃了一頓豐富的晚餐


可愛的女孩


一起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

3 comments:

芥末红茶 said...

找了好一会,终于找到一个写有中文的博客,照片中的城市好美也很神秘,羡慕你到了那里

曾立凡 said...

你好,多謝你的留言
伊朗的建築和景色的確很美,藉得一去。

Ruth Tam said...

What an interesting place you went!